Monday, 29 October 2018

福康宁考古地翻新后以生动方式展现历史

下月起关闭至明年中 福康宁考古地翻新后以生动方式展现历史



福康宁公园考古发掘场地及文物展览区翻新后,空间会更宽敞,也会增设一个户外公园,让公众进行考古学习坊等活动。(国家公园局示意图)

福康宁公园考古发掘场地及文物展区翻新后将扩增至约200平方公尺,比目前面积加大约三成。公众也可在园内参加学习坊等活动,孩童也可在一个新设的沙坑内,进行模拟考古挖掘。

福康宁公园考古发掘场地及文物展区下个月起关闭至明年中,进行17年来首个翻新工程,打造一个提供考古教育活动和多媒体展示屏的空间,让访客以更生动方式了解福康宁山历史和新加坡考古工作。

这项耗资50万元的翻新工程,也是今年2月宣布的福康宁公园大规模改善工程的一部分。

福康宁山的悠久历史可追溯至14世纪。自1984年以来,福康宁山已进行13次考古挖掘工作。坐落在香料园旁的考古坑,是其中一个考古发掘场地。这个场地在2001年发展成目前包括考古坑和介绍出土文物的展区。

国家公园局昨天(10月28日)召开记者会宣布,展区完成翻新后,将改名为“工匠花园”(Artisan's Garden),以纪念该处的历史。这个地点在14世纪相信是专为马来统治者服务的宫廷工匠的一个工作室。

展区翻新后将扩增至约200平方公尺,比目前面积加大约三成。它将增添一个户外公园,让公众参加学习坊等活动,孩童也可在一个新设的沙坑内,进行模拟考古挖掘。

通过互动游戏了解考古

更新后的展览厅除了展示本地出土的14世纪至19世纪文物,也会通过多媒体展示屏更深入介绍文物和福康宁山历史,访客也能通过互动游戏了解考古工作。公园局也会策划各种考古主题的教育活动,包括让对考古感兴趣的学生有机会学习考古挖掘知识。

国家公园局福康宁公园与总统府高级署长黄墩华说,公园局准备推出以“小小考古学家”为主题的活动,让考古专家训练和引导学生,实际参与文物的挖掘。当局也准备招募义工,协助整理和记录文物。

公园局希望通过翻新后的展区,激发更多公众对福康宁山历史,以及新加坡古代史的兴趣。

展区预计明年6月重新开放,以配合福康宁公园其他改善工程项目陆续完工。

公园局早前宣布的福康宁公园其他改善工程,包括在山顶和山脚设立三个新花园,以及将山脚下的亚美尼亚街部分路段改为步行区,成为公园的一部分。亚美尼亚街部分路段打造为步行区后,将改善福康宁公园至市政区和勿拉士峇沙—武吉士街区的衔接性。此外,福康宁中心将会重新规划,成为新加坡开埠200年纪念展的主要展览空间。

为进一步方便公众步行至福康宁公园,公园局在考虑关闭康宁坡(Canning Rise)一部分介于福康宁公园和史丹福坪(Stamford Green)的路段。

公园局自今年1月起开始同康宁坡附近的国家博物馆、国家档案馆、婚姻注册局、新加坡集邮馆,以及卫理公会卫斯理堂(Wesley Methodist Church)等利益相关者展开咨询,预计年底就是否关闭上述路段做决定。康宁坡的有关道路关闭后,不会影响车辆通往上述机构。

南大生发现或是700年前泰陶瓷片

南洋理工大学历史系女生首次参与考古挖掘工作,就发现一块相信是14世纪的稀有泰国陶瓷碎片。



南大历史系大四学生洪绫俪昨天参与国大与南大考古团队进行最后一天的挖掘工作。小图为洪绫俪所发现的陶瓷碎片,它可能是14世纪泰国的陶瓷器。(梁伟康摄)

这名女生是南大历史系四年级生洪绫俪(24岁),她是参与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大考古学者组织的考古团队,9月以来在福康宁公园考古坑进行挖掘工作的学生义工之一。

昨天是这项考古工作的最后一天,洪绫俪在中午左右,也就是国家公园局召开媒体介绍会的两小时前,挖掘出这块稀有陶瓷碎片,让她成为媒体访问焦点之一。

洪绫俪坦言,起初并不清楚陶瓷碎片的历史价值,经两名学者解释后,她才恍然大悟。

现任国大东南亚研究系教授、来自美国的考古学家约翰·米锡克(John Miksic),以及南大人文学院副教授吴玉燕是在公园局邀请下,趁福康宁公园考古挖掘场地及展区展开翻新前,率领学生进入考古坑进行挖掘。团队至今发现近300件文物,包括来自中国元代陶瓷片如青花瓷、玻璃珠子,以及相信是本地制作的陶器等。此次挖掘是约翰·米锡克自1984年以来在福康宁公园进行的第13次考古活动。

对于洪绫俪发现的陶瓷碎片,约翰·米锡克说,他从文物的花纹和色泽,猜测它可能来自早期泰国阿瑜陀耶王朝(Ayutthaya Kingdom)所制造的陶瓷器。过去34年来,类似的陶瓷碎片只在福康宁山出土过一次。

他说:“我们还需要对这个文物进行研究。如果碎片真的是泰国古代陶瓷器。这意味,本地早期的马来统治者早在14世纪就同泰国有外交往来。”

~联合早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